小红书重拳整治“虚假营销”,社区种草是本难念的经
不久前,小红书启动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行动,首批29个涉嫌虚假营销的品牌被封禁。
目前已知被屏蔽的知名品牌有:大宇、半木华天、rnw、妮维雅、多芬、七彩叮当、露得清、eiio、艾克威、贝德美、Hono、秋田曼曼。
“这里有几个品牌非常擅长做广告,基本上都是在小红书上贴了很多‘种草’的注解,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儆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氪。
小红书对品牌的处罚力度史无前例,在品牌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几个被处罚的知名品牌的过往笔记均被清空,在小红书社区搜索这些品牌时,只能得到“该品牌涉嫌虚假营销,相关内容不存在”的提示。被定性为涉嫌“虚假营销”,这无疑会对被处罚品牌的形象造成影响。
据小红书向品牌方的解释,“虚假营销”特指其“在社区没有真实消费体验的情况下大量铺贴”。 换句话说,这些品牌推出了大量类似广告的“营销笔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据36氪了解,在官方要求中,推广票据理论上应该是合规申报的。 但举报就意味着被审查,影响了笔记的流通,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品牌会绕过官方,通过业余爱好者发布笔记,以获得更高的投放效果,避免被平台委托。
此次整顿也让品牌方暂停了小红书平台上的所有商业合作。 据小红书解释,平台会主动拦截正在进行的业务订单:博主已完成笔记发布,并按正常流程结算; 如果博主接受订单但未发布备注,平台将向博主支付订单金额的50%,品牌全额退款; 博主不接受订单,品牌全额退款。
以“长草”社区起家的小红书,借助众多KOC传播,打造了多个全网热门营销事件,也成为新消费品牌冷启动的重要场景。
真正的“种草”往往是以社会关系的信任为纽带,而“营销笔记”则是基于社交平台,将信任转化为商业利益的营销方式。
在小红书社区,专家向社区举报的营销笔记很容易识别,并且会带有明显的广告标签,但很容易混淆种草和未注册的营销笔记。 对此小红书营销策略,小红书的一贯做法是,凡是敏感词、互动点赞量低、未经举报的种草笔记,都会被判定为“涉嫌虚假营销”。
这并不是小红书第一次打击虚假广告。 2018年以来,小红书针对“黑产”、“一键分发”等社区乱象进行了整治; 2019年,小红书组建专业团队,实施多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工程,包括打击低水平内容、虚假种植笔记、账号的“啄木鸟计划”; 通过微信、百度贴吧、豆瓣、淘宝等跨平台举报,删除或屏蔽黑灰产品招聘链接超过160万条; 2020年8月,为规范社区广告投放,小红书强调所有促销活动均须向平台报送,发布时需注明品牌合作标识。
不过,此前社区打假主要集中在达人、MCN上,批量封禁多个知名品牌尚属首次。 据小红书信息显示,与之前的专项活动相比,本次活动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涵盖了整个“代写发”灰色生产链的上下游,这意味着更多的品牌将参与其中。从货架上移除。
虚假广告“难以管理”
小红书社区一直存在的“代写”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是品牌推广,中游是MCN机构和接单平台,下游是平台专家。 一键分发的过程中,品牌会选择代理商拍摄、撰写文案,最后发给小红书专家一键直发,是一个流水线作业。
流水线作业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低质同质内容充斥社区。 此类信息无法为社区用户提供真实信息,极大损害了社区用户的体验。
在代写发帖的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人才是直接接触内容的环节,因此一直是平台治理的重点。 但仅从内容端治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随着每次治理的结束,供应商和接单平台的方式仍在不断完善。
据20社报道,供应商现在只提供试用产品和图片素材,由人才自己撰写文案、编辑和拍摄,这样发布的笔记看起来“更真实”。 此外,一些品牌还会给艺人寄送公关包,很多艺人都有专门的账号来发布此类公关内容。 如果这种公关内容没有被报道并通过官方渠道,也可能被平台视为利益关系,仍然属于广告内容。
所以,这一次对品牌商家的直接攻击,就是直接斩断源头,需求将不复存在,整个一件代发产业链将失去存在价值。 另一方面,也与小红书日益复杂的社区生态有关。
经过这两年的积极破圈,用户量屡创新高的小红书钱包也鼓了起来。 36氪此前报道称小红书营销策略,2021年,小红书广告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一倍。 但随着内容的多元化和收入的激增,必然带来社区治理问题的升级。 毕竟,大多数社区治理和监督往往滞后于混乱。
小红书也曾两次被从应用商店下架。 如果不能拿出有效的内容治理解决方案,发展进程将受到极大限制。 因此,直接下架该品牌无疑是对参与虚假内容制作的各方的严厉警告,希望对其起到震慑作用。
事实上,这并不是小红书独有的问题。 大众点评、携程、马蜂窝等具有种草属性的平台也曾深陷“点评好评”、“UGC抄袭”等类似内容问题。 一方面,大众点评配合政府发起“清风行动”,配合监管部门清理平台;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刷笔记,大众点评会随机回电用户,检查是否正品。
然而,无论是业余爱好者的真正种草,还是拿了商家广告费的营销行为,界限本身就非常模糊。 据36氪了解,为了达到种草的效果,专家需要仔细修改推广说明,让其看上去“与真正的种草无异”。 很难通过算法识别。
此前,小红书官方对虚假营销的判断严重依赖关键词触发和人工审核,效率低且不准确。 意识到之前识别机制的缺陷,小红书还推出了啄木鸟项目和新的纸币识别模型,试图通过算法+人工的方法进行更精准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