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效应”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价值与运用
本文由@风真投稿,《风真互联网产品观察》第三期出炉啦! 本期重点关注:①Apple Store 与 ②社交媒体运用四法则的长尾效应 ③弹性社交内容的三个维度,请继续支持!电子书下载地址
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信息中,除了热点信息,非热点信息是否值得关注? 如果值得的话,如何提高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认识?
在统计学中,大多数随机数据呈现出高中端和低端的正态分布。 这一特征应用于互联网信息流中,即热门信息位于所有信息的高端,而冷门信息则位于所有信息的底部。
第一个问题是,这些小众且偏僻的信息有价值吗?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市场的“28”理论表明,整个市场80%的收入来自于占市场20%的热销产品。 因此,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去更多企业关注热销产品的需求而忽略滞销产品,导致企业之间对正态曲线头部的“红海”过度竞争,而忽略了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自2004年“长尾理论”问世以来,经济领域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关注市场的“蓝海”。
正态分布中的长尾(市场蓝海)
在互联网时代,亚马逊和谷歌搜索被认为是这一理论的最佳实践者。 亚马逊的一位前员工出色地总结了该公司的“长尾”本质:我们现在销售的根本没有卖出去的书籍比我们现在销售的过去销售的书籍多得多。 它让数以千万计的小企业和个人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开始做广告,让很多网站和个人网站轻松变身广告平台并从中获利。
对于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来说,“长尾效应”已经成为越来越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推动了内容和人际关系的爆发式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 这个平台上的信息活跃度一定有非常壮观的正态分布曲线。 ,这种壮观的正态分布曲线决定了它可以有效利用“长尾效应”; 另一方面,其信息爆炸也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 传播原创但相对小众的信息内容。
那么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扩大这些小众信息的传播能力,并产生一个庞大的、更有价值的信息群?
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阅读,避免信息拥堵,提高“长尾效应”,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以及一些第三方应用也在探索一定的解决方案:
社交媒体:
1)对内容进行细分,生成更详细的分类信息聚合。
以轻博客为代表的一些社交媒体,在焦点信息上明确定位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传播和拓展焦点信息蓝海。
以点点网、点点网等轻博客为代表,信息分类更加模糊、随机的标签分类和推荐模式被广泛采用。 这种标签推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小众内容的传播和聚集。 同时,标签的推荐并不固定,内容不断变化,让小众信息的标签也能获得推广和传播的机会。
一个使用标签分类的轻博客
2)内容呈现方式更有利于阅读。
仍然以轻博客为代表,内容的呈现不再是微博和社交媒体信息动态的简短模式,而是图片放大,默认呈现的字数也更多,使得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格式更接近完整文章的阅读形式和习惯让用户在浏览信息时更加专注。
另一方面,这种更丰富的内容信息也意味着信息提供者生产信息的难度更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条数,从而增加“长尾效应”的可能性。
3)添加基于用户关系或兴趣的内容随机推荐。
虽然目前还没有社交媒体明确推出这个功能。 最类似的功能就是微博的“抢沙发”游戏,而且这个游戏只适合一些微博新手。 在微博发展初期,扩大用户关系也能发挥作用。 然而,在微博用户规模化发展的当下,这个功能就显得鸡肋了。
微博抢沙发功能:可以随机查找一条未评论的微博
可以做的一种应用是增加对朋友和感兴趣的话题的随机内容推荐。 右图为新版新浪微博热评推荐栏。 目前本栏目仅为关注用户推荐一些热门资讯。 如果能够对非热门信息进行一些随机推荐,那么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长尾效应”。
4)本地化内容细分。
目前,新浪微博在微话题聚合页中设有“区域热点”类别。 在这个类别下长尾效应,聚合了一些当地的热点事件。 这些区域热点事件的聚合就是内容的进一步细分,有利于实现“长尾效应”。 但遗憾的是,目前基于地区细分推荐内容的思路并没有出现在微博右栏上。 如果你能在微博个人页面的侧边栏添加本地内容的随机推荐,这将是应用“长尾效应”的一个很好的做法。
区域热点话题
社交媒体:
1)剥离系统动态和原始信息。
扩大“长尾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冗余信息,特别是将系统信息与原始信息分离。 社交媒体中的“点赞”、“支持”等社交按钮为用户提供了创建信息的便利; 同时,社交媒体应用中的用户动态也产生大量的系统动态信息。 一方面,这些信息是创造热点信息、改善人际互动的强大驱动力,但也正是这些信息埋葬了用户的大量原始信息。
在9月22日的年度开发者大会——F8大会上,公布了许多新功能和上线计划。 一方面,它是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将个人重要活动和成就安排在时间线上,剥离冗余信息,突出重要信息动态。 另一方面,F8大会上宣布了一个新的信息区。
全新侧边栏
将原用户好友的系统动态信息从“动态汇总”区域中剥离出来放入,同时添加好友的实时动态信息。 这被认为是第二重要的更新。 虽然添加实时新闻被认为存在隐私风险,但剥离了系统新闻的主要内容区的“提要摘要”显然更加“干净”,基于此的信息内容也更容易获得“长尾效应” ”。
2)注重内容的信息阅读模式。
F8大会上宣布的另一项新服务是,这项服务并不难理解,旨在引入更多的新闻和媒体内容,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阅读完整的报纸和杂志文章。 然而,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重点是提供一个让用户专注于阅读的布局。 单条消息的图片更大、更多,从而可以达到类似轻博客的集中阅读效果。
图7 新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阅读方式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新闻和媒体内容提供商。 新公布的“Open Graph”功能让所有有空的用户可以加入开发者创建自己的阅读信息。 未来,网络阅读的阅读模式将会越来越普遍。
3)根据用户在线状态不同的信息推荐模式。
新版News Feed信息流服务将“重要信息”和“最新信息”有机融合。 综合信息流服务的特点是:如果用户登录非常频繁,每天登录次数很多,则用户在信息流中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最新信息”; 如果用户登录频率很低,几天才登录一次,那么用户在信息流中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这几天的一些“重要信息”。
这种方法非常接近于使用“长尾效应”。 下一步就是为不同在线状态的用户提供更加随机、有趣的内容信息流,这样就可以充分实现“长尾效应”。
第三方使用:
目前第三方应用为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长尾”做出贡献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1.专注阅读模式;
在引起轰动之后,移动平台上的提要阅读应用程序也纷纷涌现。 它可以导入你的账号和账号,将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内容变成杂志阅读模式。 国内移动平台上的海豚浏览器还为网页浏览增加了阅读模式长尾效应,使得专注阅读包括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在内的网页成为可能。 这些以阅读为中心的应用无疑让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信息阅读更加清晰高效,让一些以往不易阅读的内容能够被发现并被关注,能够有效提升“长尾效应”。 ”。
轻松将社交媒体和社交媒体变成阅读杂志
第三方分类信息平台。
人人网、新浪微博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分流。 例如微博平台上的“微活动”、“微招聘”、“微计划”,在这些活动中分享和查看好友的信息,可以比从微博的信息流中查看更加有针对性。 然而,这些只是“长尾效应”的有限应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导流和有效推荐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仍然需要一个能够根据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聚合的应用程序或工具。
“长尾效应”的应用方法总结:
目前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长尾效应”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更详细、更有趣的内容细分。
- 内容推荐。 包括低级随机推荐,以及基于算法的基于兴趣和个性化的推荐。
- 删除“廉价信息”。 让系统动态信息和转发这种“廉价”产生的信息从普通信息中剥离出来。
- 专注阅读模式。 简化冗余信息,放大阅读信息,让用户阅读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