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快手财报:基本盘尚稳,深入产业生态
在去年全球消费市场遇冷的背景下,快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3月29日,快手科技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多项关键指标均实现增长。
从全年数据来看,快手全年总收入达942亿元,同比增长16.2%; 全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32.5%至9012亿; 实现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1.92亿元。
从四季度数据来看,网络营销服务(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至151亿元; 快手日均活跃用户为3.66亿,较上年同期的3.23亿增长13.3%; 月均活跃用户6.4亿,同比增长10.7%。
去年,提质增效是快手的主题。 财报显示,快手第四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4.8%至9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1年同期的41.9%下降至2021年同期的34.4%。 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后,该比例首次低于35%。
在花钱如此克制的情况下,快手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不容易。
在短视频赛道上,快手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用放大镜的检验。 快手必须以耀眼的数据和足够的增长潜力来回应市场。
过去一年,商业化被快手放在了一级位置。 随着短视频内容生态逐渐丰富,快手开始将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开辟商业化新思路。 直播招聘、直播卖房、直播相亲等等,快手开拓商业想象力的路越来越宽。
各种尝试和成果证明,依托短视频+直播基础盘,快手已经具备连接各行各业的能力,也完成了从内容生态到产业生态的跨越。
不可否认,快手的每一个数字指标都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财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快手股价收涨逾5%。
资本市场关注的不仅仅是数据增长,还有快手的业务布局,这决定了快手未来商业化的想象力有多么丰富。 除了内容之外,快手目前对产业生态的深入理解、对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探索,也为快手超越快手指明了方向。
1、市场基本面仍稳,快速“探”上行
快手证明自身价值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超越预期的业绩增长。
2022年,快手总收入将达到942亿元,同比增长16.2%,超过彭博社14.8%的一致预测。
财报的另一个亮点是,2022年全年,快手国内业务在经营层面实现盈利,营业利润1.92亿元,集团调整后也将转正。 去年同期,经营亏损数字为负86.8亿元。
据《连线》报道,快手国内业务早在去年二季度就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而此次四季度利润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快手国内业务已进入稳定盈利阶段。
此外,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前提下,用户数量达到天花板是很多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困境。 快手用户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和较高的粘性。
2022年第四季度,每天有3.66亿人打开快手,并在快手停留超过两个小时。 基于良好的社区氛围,用户粘性和社区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截至去年12月底,相互关注的用户对数量达到267亿对,同比增长63.4%。
图片来源快手官网
亮眼的数据和稳定的基本面得益于核心业务的支撑。
财报显示,在942亿元的年收入中,网络营销服务(广告)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该业务板块全年收入达490亿元,同比增长14.9%,占总收入的52%。 %。
作为第二大业务,直播业务2022年营收将达354亿元,同比增长14.2%。
另一个亮点是,电商业务成为快手整体收入增长的最强动力。
2022年,快手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大幅跑赢整体收入增速; 快手电商GMV已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32.5%。 快手CEO程一晓也表示:“我们看到了用户购物心态逐渐强化的趋势。”
正如程一晓在财报中分析的那样,“快手网络营销业务的增长与平台上电商贡献的网络营销服务收入持续健康增长密切相关”。
事实上,电商对快手业绩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赋能其他业务,成为快手稳健发展的核心。
这表明,从某种意义上说,2022年快手广告的稳定增长将受到电商广告内循环的推动。 所谓“内循环”,是指商家、主播为了获得更多曝光而在快手平台上投放的广告。 这是近一年来快手广告不可忽视的关键词之一。
同时,2023年,为了给快手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快手将继续完善和发展电商业务,从而延长电商业务的活力。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快手CEO程一笑表示,快手电商正在大力加强供给侧能力和产品力建设,搜索场景和商城应该是快手电商2023年的重点:“未来,我们还将加强搜索等泛货架场景,做好用户购物心智的承接。”
多项业务蓬勃发展的背后,快手构建了互动性高、参与性强的数字社区。 越来越多的产业创新正在数字社区发生变革,形成巨大的网络多边效应。
2022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快手的逆势增长十分罕见。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快手正在探索更多可能性来证明其长期价值。
2、从内容生态到行业生态,快手“超越”快手
过去的一年也是快手不断探索的一年。 当其他互联网公司都在精简业务、“瘦身”时,快手却成为了不走寻常路的快手:注重效率、审慎探索。
突出的表现是,电商业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快手也在尝试将短视频+直播与其他商业模式相结合,拓宽平台商业生态的边界。
2022年,聚焦内容生态快手q1财报,快手将持续开发快手短剧和“快手新知”泛知识IP。
统计显示,2022年,快手短剧日活跃用户将超过2.6亿,今年“星光计划”将播放100多部短剧。
内容端的高品质也带来了商业变现。 据连线,2022年快手q1财报,拥有电商收入的快手短剧创作者数量将增长35%,拥有百万粉丝的短视频GMV将同比增长143%。
此外,快手重点打造了名为“快手新知”的泛知识IP,目前涵盖教育、人文、艺术、科学等10多个领域。 第四季度,快手信息相关上传量同比翻倍,重大事件带来的信息消费用户逐渐转化为平台忠实用户。
通过开发短剧和泛知识IP,快手找到了留住用户时间的方法。 快手多年来对各个内容细分领域的耕耘和探索,也让内容生态更加丰富、多元。
更重要的是,在丰富的内容生态基础上,快手在内容平台上发现了各行业深耕的新机遇。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快手正在连接更多垂直领域。
“第一天中午报名,第二天下午就会分配宿舍。” 来自河南的女孩张小歌至今还记得在快手直播间求职的经历。 今年2月是她来到昆山加入立讯精密的第三个月。
2022年以来,以立讯精密为代表的昆山制造企业尝试快手直播,帮助不少蓝领求职者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精准匹配,接入覆盖全国的劳动力市场。 昆山也成为快手直播的样板城市。
除立讯精密外,比亚迪、宁德时代、理想汽车、中航锂电、歌尔集团、海信集团等多家制造企业也将进行“直播”。
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2000后大学生杨明奇在快手上看到了“小肥龙”招聘直播。 几天就收到反馈了。 到歌尔工作后,杨明奇通过“快速就业”,向歌尔介绍了七八名同学,打破了“班级就业率只有30%”的魔咒。
杨明琪和她的同学加入歌尔声学,杨明琪在右边
从数据来看,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成为招聘新模式。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报告显示,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招聘比例增长了12.4%。
统计显示,20%到30%的人会在7天内离职。 制造企业称之为“7天周转困境”。 据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部高级经理王猛介绍,2022年,立讯精密在旺季的单人招聘成本将高达几千甚至上万。 平台上,立讯精密的“7天流失率”控制在5%以内。 未来三年,立讯精密30%-40%的员工将通过直播招聘。
绕过传统招聘模式,如快手的“快速就业”业务,缩小了求职者与招聘人员之间的信息差距,开辟了招聘新场景、新模式,不仅成为蓝领求职的新途径,还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 更重要的是,它为地方政府促进和稳定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据《连线》报道,2022年,快手“快就业”业务每月吸引2.5亿人次关注,全年直播超过500万场。 优势更加明显。
成家、创业、创业、成家,在中国传统认知中,事业和家庭缺一不可。 2022年,快手将同步推出“理想家园”品牌,并开启直播卖房。
许多传统的房产经纪人、房产中介机构纷纷转行做房产主播。 “小樱美美买房”账号成为理想家园主播后,粉丝数量迅速增至2.5万,增幅40%,GTV达到2.9亿。 规模超过6.5亿。
据《连线》报道,2022年,快手房地产业务年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覆盖全国70个城市。
本质上,直播、直播都是基于快手打造的信任生态,这也是快手一直擅长的。
在短视频+直播的模式下,用户可以直接与主播互动,更清楚地了解房屋等商品的品质,而主播的专业化可以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从而留住用户和促进交易额。
在当前互联网周期转型的特殊时期,快手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不断完善平台基础设施。 它从一个内容平台成长为一个多服务的产业平台,实现了从有趣到有用的跨越。
这其中,贯穿了快手所看重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十二年来,快手平台对每一位“老手”流量都给予了平等的关注。 这种“包容性”让更多的人被看到,这让很多创作者信任快手,也让很多用户信任真正的创作者。 这种信任纽带贯穿于快手的内容生态,如今也延伸至快手所进入的生态产业。 无论是直播带帖,还是直播卖房,都离不开信任。
从短视频平台的建立,到万亿电商“俱乐部”,再到各种产业生态的探索,快手的进化从未停止。 今年,快手仍将探索新机遇,迈出扩张步伐。 可以预见,快手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各行业升级创新。 这条路上,快手正在超越快手。